去年有读者对我诚恳地说:“李老师!八字命理这块,你能多写写格局方面的文章吗?!”由于一直想在命理的领域写些系列性的文章,所以只写一篇关于建禄格的文章投放到《百家号》等媒体平台之后,阐述格局方面的文章就停顿了。这段时间忽然来了写系列的情怀,就决定先写几篇十神系列总结一下,然后再写格局系列。而这个十神系列已经投放了5篇,在多个媒体平台中,《百家号》、《搜狐号》反应较好。这些文章都是于从业中积累出来的经验之谈,也是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抽时间写出来的;算是研究八字命理二十几年及从业十几年的总结归纳吧!
而这几天我在想,是不是应该把十神与格局互动起来写呢?于是就决定写几篇格局的文章,然后再接上十神篇的思路,让思维在一方面清晰一下。
古人的命理书籍,《渊海子平》,格局之论多是似是而非,为着重专于术语之诀。《三命通会》是个大杂烩,就如偏印所囊,虽博而不精,阐述格局之道只有“一览众山小”;如果不懂得取舍运用,学者往往容易自入迷途。《神峰通考》,著书者本是行医济世为本,故有病药之妙论,但也不注重格局的变化。《滴天髓》经任铁樵注解,则是弃神煞而轻格局,直奔主题的以命主的生存之道为中心;因任铁樵为江湖中的术数人士,是直接运用命理这门术数为生活根本,其命理的见解是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对于格局的传承则有不足。只有《子平真诠》是众多命理古籍中,唯一以格局为经纬阐述格局之道;故当代之人学习八字命理,凡是研究格局者,其运用变化皆不离其左右。
子平格局论,必须先领悟用神的取向,方可定格论命。因为格局用神与日主旺弱寻用神不同,格局这个用神是以定格的五行十神为中心,这成格的五行十神就是用神,不一定是益损平衡日主的五行十神;所以论格取用,一定要和日主的平衡用神梳理清楚,以善神恶神为标准,从而贯注顺用逆用的玄机。
何为正官格呢?大方向如甲木命主生于酉月、乙木命主生于申月、丙火命主生于子月、丁火命主生于亥月、戊土命主生于卯月、己土命主生于寅月、庚金命主生于午月、辛金命主生于巳月、壬水命主生未丑之月、癸水命主生于辰戌之月;需支中没有会合变化、本气为动态。
其成格的最明显法式则是“官逢财印,又无刑冲破害,官格成也。”因正官是善十神,宜顺用,也是以善十神去“保驾护航”,用财去生、用印去护;若需要财生而没有财运用到位,需要印护而印却不出现,这个“官”就是孤官无助,难以成格,迟早都会把“官”弄丢。格局论讲究的是“命主为体,月令为用”,如果你以命主为体,命主所需的五行十神为用;格局论的思路就会混淆不清。
而古人所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故我们无论学习什么,都不可以单一的依书直说,“照本宣科”,从事其行业者更需要从实践中积累自己的经验心得;也只有你自己经过学习进行实践才不会人云亦云,深刻地明白其中的奥妙所在。
如乾造一:辛酉、庚子、丙寅、癸巳。
大运:己亥、戊戌、丁酉、丙申、乙未、甲午……
丙生子月,官气独专;时干透出月令本气,还是正官格。官格喜顺用,故宜财来生官或印来护官;而年月透出正财偏财,年支还有财之强根,此为财生官格有力;而日坐长生,时支带禄;足以感应到财官之气,为正官格成立。而有“词林出身,仕至通政,一生无险,名利双辉。”此中之用,与命主切身所需之用不可同日而语。
乾造二:甲子、丙寅、己丑、甲子。
大运: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
己生寅月,甲丙皆透,为月令之主气中气都有司权之机;因本气为主,还是正官格,月干丙火正印乃是月令所出,与甲木正官有志同道合之义,为有情有力的纯粹之护,格局甚高。己土为体、甲木为用、丙火为相、丑土为喜,皆能到位;大运以东南之地配合,而能官至尚书。
坤造三:辛酉、壬辰、丁巳、甲辰。
大运: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
壬从库出,取其为正官格;月时辰辰带刑,本为不佳,喜得年支酉金合住当令辰土,从而化解了自刑之弊;官格得年柱财星之生、有时干甲木正印之护,其格愈清;命主自坐帝旺之根,则为底气充足,官格成立。大运有巳午未、甲乙丙丁,为大运行得配合,夫荣子贵,受一品之封。
乾造四:甲子、丙寅、己亥、辛未。
大运: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
寅月之己土,甲木透,为官格顺用不喜见庚辛,时干见了辛金为格所忌,妙得月干有与甲木正官同出一宫的丙火正印来护官,丙辛一合为相神“一往情深”;再加上时支有未土为命主的强根,也为有了成格的“资本”,大运火土五行叠见,而能“地近清禁,职居津要”的显贵。
乾造五:庚寅、乙酉、甲子、戊辰。
大运: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
甲木生于酉提,酉中人元独专,即使有会合变化,其本性也不改;依然为正官格。官为善神,不喜逆用、不喜杂恶神,年干见了庚金则七煞恶神来混杂,若不能取舍得宜,则会有善恶不分,难以成格;喜得月干见之乙木,为兄以妹来和合,而化解外敌之侵;有“秦晋之好”,取得境内和谐。大运走水木五行主权之地,正是有其命而有其运,助其大志有为。
当然,正官格的成格因素变化多端,也并非分析几个例子就可以阐述透彻;但有心人足可以从举一反三之中触类旁通出玄机奥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