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六十甲子 > 癸酉

癸酉 石头记 苏州一届最多干三年的三年,这是制度问题

癸酉 石头记 苏州一届最多干三年的三年,这是制度问题

《癸酉本红楼梦》即清圣祖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版本的《红楼梦》,该版本全名为《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因为文末写有“癸酉腊月全书誊清”的字样,所以也被命名为《癸酉本石头记》。

南京江宁织造,是顺治二年(1646年)清军占领江南后,在明朝织造旧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初隶属户部,后归内务府。官员任职开始为一年一更换,至顺治十五年(1658年)改为三年一轮换。

到了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正担任内务府营缮司郎中的曹玺被任命为江宁织造,负责织办宫廷里和朝廷官用的绸缎布匹。这也是刚改为每三年一轮换的第三届。这一年,距离《癸酉本石头记》的诞生只有三十年时间。但是在《癸酉本》面世之前,《石头记》就已经“闲置几十载”了。

按常理,如果曹玺干江宁织造一把手的话,那么他最多干三年就得轮换岗位,这是制度决定的。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曹玺“积劳成疾”,死在工作岗位上。

曹玺的儿子曹寅(1658~1712年),字子清,号荔轩,又号楝亭,又号雪樵,内务府正白旗包衣,清朝康熙时大臣、皇商。曹寅十六岁时入宫为康熙銮仪卫。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曹寅任苏州织造,三年后(1692年)移任江宁织造。从这一个小细节上也能看出,苏州织造一届也是最多干三年,这是制度问题。就在他任江宁织造的第二年农历癸酉年(1693年),《癸酉本石头记》面世了!而在此前原版《石头记》已经“闲置几十载”。从中也可看岀,《红楼梦》与南京江宁织造曹寅家没关系。

癸酉 石头记 苏州一届最多干三年的三年,这是制度问题

宁王朱权九世孙牛石慧作品

要想弄清楚《癸酉本红楼梦》此书,必须研究明白下面二人。

一人是吴伟业(1609~1672年),字骏公,号梅村,世居江苏昆山,祖父始迁江苏太仓,崇祯朝进士。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

另一人是他学生严绳孙(1623~1702年),字荪友,号秋水,无锡县胶山(今江苏无锡东北搪乡)人。明亡之时,他“二十余,即弃诸生,优游环堵,终年笑傲”。此二人祖籍相距不远。

癸酉 石头记 苏州一届最多干三年的三年,这是制度问题

严绳孙(1623~1702年)作品

清顺治六年(1649年),二十七岁的严绳孙参加由江南名士太仓吴伟业主盟的慎交社,结识了一批江南名流。

顺治十一年(1654年),严绳孙与邑中顾贞观(1637~1714年)、秦松龄(1637~1714年)等十人结云门社,时称"云门十子" 。

康熙十四年(1675年),严绳孙结识到了满族词人、大学士明珠之子纳兰性德(1655~1685年,字容若),成为了莫逆之交。

康熙十五年(1676年),严绳孙回南方老家,纳兰性德还专门作诗相送:

《送荪友》

纳兰性德(清)

人生何如不相识,君老江南我燕北。

何如相逢不相合,更无别恨横胸臆。

留君不住我心苦,横门骊歌淚如雨。

君行四月草萋萋,柳花桃花半委泥。

江流浩淼江月堕,此时君亦应思我。

我今落拓何所止,一事无成已如此。

平生纵有英雄血,无由一溅荆江水。

荆江日落阵云低,横戈跃马今何时。

忽忆去年风雨夜,与君展卷论王霸。

君今偃仰九龙间,吾欲从兹事耕稼。

芙蓉湖上芙蓉花,秋风未落如朝霞。

君如载洒须尽醉癸酉 石头记,醉来不复思天涯。

康熙十八(1679年)年三月癸酉 石头记,朝廷调举博学鸿儒,严绳孙被地方推荐去京城参加考试。考试规定为“赋序、诗各一首”,但严绳孙却以目疾为由只赋《省耕诗》一首二十韵即退场,这或许是他抵制这次考试的一种方式。当时阁中阅卷已不录取,但康熙“素重其名”,并且认为“史局不可无此人”而特擢将他录取置二等末。朝廷对被录取之人是区别对待的,凡进士出身者,给翰林官职,其余则给待诏衔,让他们“纂修明史,评定之逆方略”。

等到《明史》编纂完成后癸酉 石头记 苏州一届最多干三年的三年,这是制度问题,待诏也都授与了官职。另外,康熙皇帝还一次增加五十人同时入了翰林,以示恩宠。正是这次机会,严绳孙被授翰林院检讨(从七品)。同时以布衣入翰林的还有秀水朱彝尊、吴江潘耒、富平李因笃,他们四人则共称“四布衣”。此事在当时成为了美谈,这是无上的荣耀。

康熙六十三年(1689年),严绳孙已六十二岁,他被同僚弹劾,借机全身而退,回到了自己的故乡无锡。这一年,吴梅村(1609~1672年)已经去世十七年了。在这之后,受吴氏家人邀约,严绳孙接受了请托,并受命增删每回仅三、四页,稍嫌枯索,吴梅村留下的这本《风月宝鉴》,不使这个吴氏版的《红楼梦》空置。

到了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农历癸酉年腊月全书誊清完成。严绳孙所受之托也完成了,吴梅村夙愿得偿,如果还有不妥癸酉 石头记 苏州一届最多干三年的三年,这是制度问题,以后再增删之。虽不甚好,亦是尽心,故无憾矣。严绳孙完成此书后,没有用吴梅村改为的《风月宝鉴》,而是重新改回了《石头记》,也许他知道原著是石头(牛石慧)写的。所有证据都在癸酉本中下面的这三条评话中,如下:

一、此《风月宝鉴》共一百零八回,其中在第一回中,有一条批语明确写着作者是吴梅村。该批语内容为:“此书本系吴氏梅村旧作,共百零八回,名曰《风月宝鉴》,每回仅三四页也,故事倒也完备,只是未加润饰稍嫌枯索。吴氏临终托诸友保存,闲置几十载,有先人几番增删皆不如意,也非一时,吾受命增删此书莫使吴本空置,后回虽有流寇字眼,内容皆系汉唐黄巾赤眉史事,因不干涉朝政故抄录修之,另改名为《石头记》。”

二、全书的最后有一条非常重要的批语:“本书至此告一段落,癸酉腊月全书誊清。梅村夙愿得偿,余所受之托亦完。若有不妥,俟再增删之。虽不甚好,亦是尽心,故无憾矣。”

三、吴梅村版《风月宝鉴》每回三、四页“稍嫌枯索,学生严绳孙癸酉腊月全书誉清。”

而“一芹一脂”联手合作的《甲戌本》则是在癸酉本完成之后,被倒逼出来重新创作的。这也是为什么《甲戌本》在完成之后,还要写那一段楔子和那首诗: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这首诗写出了作者的无奈,起因还是因为《石头记》著作权归属问题。早在几十年前的清初,初稿《石头记》已经完成,但还是每回只有三、四页,故事不丰满。原著没想到,几十载后,到了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农历癸酉年,社会上岀了一本吴梅村版《石头记》。因此外人都笑话说原作者傻、痴,本来的事实又被曲解,原作者很苦闷,叹息着说:“谁能知道这其中的味道呢?”

癸酉 石头记 苏州一届最多干三年的三年,这是制度问题

岀家人牛石慧在甲戌年(1694)春四月作品

原作者于是才下定了决心,就在癸酉本出现的第二年甲戌年(1694年)重新对原本进行增删,最终在这次倒逼之下完善了这部历史名著。因为只有“一芹一脂”是家族里的知情人,此二人之间一写一评都心领神会,而外人则象是在雾里看花,不知所云,部分评书人也只能靠影射之类虚无缥缈的东西来误导读者。

严绳孙受托写的吴氏增删版,虽然写在了《甲戌本》的前面,但他也不清楚原书到底写了什么年代的事,也只能靠自己的想象来添加,因此内容无神,与事实有偏离。这就是为什么严绳孙最后加了“若有不妥,俟再增删之。虽不甚好,亦是尽心,故无憾矣。”这一段话的真正原因。

从“吴氏临终托诸友保存,闲置几十载。”这一句话来推测癸酉 石头记,至癸酉年(1693年)之前此书已经闲置了几十年来看,再结合吴梅村的经历:“1645年~1653年这八年间,他居住在老家江苏昆山;1653年~1657年这四年时间在京城北京任职;1657年~1671年在去世之前这十五年间居老家江苏昆山。”可以算出,如果《石头记》初创在1645~1653年这个时间段的话,那么至1693年则闲置了48年~40年;如果初创在1657年~1671年之间,则只闲置了33年~22年。这样来看,《石头记》初创在1645~1653年这一时间段的可能性最大。因为如果是者,可能会说闲置了二、三十年,而不会只说闲置了几十年。同时也可说明吴梅村是在36岁~44岁之间抄写了《石头记》并更名为《风月宝鉴》。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正月,严绳孙去世。朱彝尊为其撰写墓志铭。同年年底的除夕夜牛石慧(约1622~1702年)去世。

标签: 红楼梦 清朝 严绳孙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