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是我国的基石、骨干,不夸张!
大体上呢,天干地支,古人最早是用来纪日的。
可能确实是太好用了,天干地支很快应用到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比如述事言情、阐发道理、预测吉凶,乃至编制了一整套历法。
说天干地支是我国历法的基石、骨干,不夸张!
1.
古人制定历法,有的依据物候变化,如谷物生长、鸿雁南飞;有的依据天体运动,如地球绕太阳(阳历)、月亮绕地球(阴历)。
在这,不得不夸一下我们民间正在用的农历了。
为啥?它融合太阳和月亮的运动,属阴阳合历!
除了日月,古人还注意到另一颗行星;这颗行星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大约为十二年,于是古人将这周期分成十二等份并命名为星纪、玄枵、娵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以纪年。
同时,这颗行星也有了个相称的名字——岁星。
比如,岁星运行到析木区就定为「岁在析木」。
其实,岁星十二地支寅木详解,并不神秘十二地支寅木详解,就是大家熟悉的木星。
不过,岁星绕行轨迹——自西向东——让古人很不习惯,于是古人假想了一个自东向西运转的岁星并以十二地支来命名十二等份。
为了有所区别,古人称想象出来的星为太岁星。
©戴兴华《细说天干地支》
起初,太岁纪年只用十二地支,称十二辰纪年。到了战国后期,有人给太岁纪年专门命了十二个别致的名字以和十二地支相对应,比如「摄提格」(《尔雅》:「太岁在寅曰摄提格,在卯曰单阏,在辰曰执徐,在巳曰大荒落,在午曰敦牂,在未曰协洽,在申曰涒滩,在酉曰作噩,在戌曰阉茂,在亥曰大渊献,在子曰困敦,在丑曰赤奋若。」),称岁名。大约到了西汉时期,又有人为太岁纪年取了十个别致的名称以与十天干形成对照,比如「阏逢」(《尔雅》:「太岁在甲曰阏逢,在乙曰旃蒙,在丙曰柔兆,在丁曰强圉,在戊曰着雍,在己曰屠维,在庚曰上章,在辛曰重光,在壬曰玄黓,在癸曰昭阳。」),称岁阳。
©晋·郭璞《尔雅注》
显然,岁阳和岁名终究是要走到一起去的。比如,岁阳「阏逢」和岁名「摄提格」走到一起就有了「阏逢摄提格」(等于甲寅)。
这种复合式的太岁纪年在《史记》中可不少见。
瞧吧十二地支寅木详解,懂点干支、历法(纪年),好处很明显。
否则,看一点古籍可就老费劲了,是不是这样?
2.
干支在历法(纪年)上的应用离不开古人对星象的观察。有学者(顾炎武)指出,古人普遍关心星象变化(《日知录》:「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户』天干地支是我国的基石、骨干,不夸张!,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并作出相应的解释。
也就是说,观测星象是生产生活中极重要的事!
为了观测方便古人想到给星空划区,比如四象。
经过长期观测,古人基于黄道(从地球上看太阳一年「走」过的路线)两侧的星宿分布从中拣选二十八个勾勒出四种动物形象并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对应,即东方苍龙(角、亢、氐、房、心、尾、箕)、西方白虎(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朱雀(井、鬼、柳、星、张、翼、轸)、北方玄武(斗、牛、女、虚、危、室、壁)。瞧,所谓「四象」,就是四种动物。
©丁緜孙《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基础知识》
这样一来,星象知识更容易记忆、更方便传播。
比如,王勃《滕王阁序》就提到「星分翼轸」。
在这,忍不住想提一嘴的是,我十分怀疑北京正南方向的大兴国际机场火凤凰造型的创意正是源于「南方朱雀」这一古老的说法。
话说回来,四象划分还是显得有些粗糙,对不?
或许正是考虑到这一点,古人想到了十二地支。
于是,十二地支和二十八宿形成了对应的关系。
©卢央《中国古代星占学》
3.
干支在民间的应用不限于——观天象、数星星。
民间,干支还有个极重要的用途,即择吉避凶。
择吉,指选择吉利的日子,比如开业、建房、嫁娶都要挑一个——黄道吉日。什么是黄道吉日?在黄道两侧有许多星辰,古人认为当中的青龙、明堂、玉堂、金匮、天德、司命六颗星是吉星,它们当值就是吉日。
要看它们当值的日子,那自然离不开干支纪日。
相比择吉,人们心头,更为强烈的需求是避凶。
我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太岁头上动土」这狠话。
这句话正源于古人建房避凶(即太岁)的心理。
鉴于人们趋吉避凶的现实需要,古人创造出了种种成体系化的、颇具理致的预测方法,比如奇门。奇门,也被称为——奇门遁甲。在预测吉凶时,首先把十天干中的甲挑出来、藏隐好;然后将剩下的九天干分组,乙、丙、丁在一组、称——三奇,戊、己、庚、辛、壬、癸在一组、称——六仪。
©明·刘伯温《奇门遁甲大全》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干支压根就是奇门的灵魂。
与之类似,离开了干支,六壬也是玩不下去的。
4.
读过《易经》的多半注意到经文中有天干纪日。
比如,蛊卦中就提到「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后来,人们研究《易经》逐渐引入地支,使得《易经》和干支之间有了对应关系,比如李鼎祚《周易集解》提到的二十四方位图。
在二十四个方位中天干地支是我国的基石、骨干,不夸张!,以八卦命名的有四个(即乾、坤、巽、艮),以天干命名的有八个(缺戊、己),剩余的十二个以地支命名。
十二地支间隔排列,等距嵌入四个卦和八个干。
注意,方位图统属于八卦,每卦分领三个方位。
©清·郑之侨《六经图》
二十四方位图,有学者(戴兴华)就指出,起初主要应用于堪與,后来在观测阳宅、阴宅的过程中逐渐定型,并被用于罗盘之内。
该图之所以被李鼎祚注意,是因为应用太广泛。
确实,有关风水一类的书大多涉及二十四方位。
5.
在我看来,传统文化有一个核心概念——五行。
那么,干支和五行凑到一起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其实,干支和五行的配对,可以用一个词概括,那就是——顺理成章。为什么这样讲呢?要知道,五行、干支已经分别和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形成配对关系。有了方位这个大媒人,五行和干支想不扯上关系都难。
比如甲乙应东方、木应东方,于是有了甲乙木。
至于具体关系,为了方便记忆和应用,民间还流传一个口诀: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中方戊己土,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
相比之下,地支与五行的对应关系略显复杂些:寅卯对应木,已午对应火,申酉对应金,亥子对应水,丑辰未戌四个通通对应土。
©隋·萧吉《五行大义》
别小瞧干支与五行的关系,它在中医派大用场!
讲真,若不熟悉这种关系,看不懂《内经》的。
6.
时间医学在中医理论体系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
中医时间医学在表述时间的时候用的都是——天干地支(《素问》:「子午之上,少阴主之;丑未之上,太阴主之;寅申之上,少阳主之;卯酉之上,阳明主之;辰戌之上,太阳主之;已亥之上,厥阴主之。」)。
©唐·王冰《补注黄帝内经素问》
也就是说,中医是在用干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
此外,与之有关的运气学说离开干支也难成立。
7.
天干地支的应用远远不止上面提到的那一点点。
这里只是蜻蜓点水地提一下,算是抛砖引玉吧!
标签: 地支 古人 干支 太岁 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