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十天干 > 丙火

三冬大地需要丙火照暖,而壬水成势就会变成冻土,需要戊土来帮忙

​老话说:“五行者,本乎天地之间而不穷者也,故谓之行。 ”之所以称为“五行”,就是说这五种元素相生往复,循环流通而不止。五行可以对照五方,其中北方属阴而阴极生寒、寒则生水;南方为阳而阳极生热、热则生火;东方阳散以泄而生风、风能生木;西方属阴而止以收,止收而能生燥,燥则生金;中央属于阴阳交会,阴阳相交而生温,温则能生土。

中央戊己土阴阳交会,并且温才能够生土,因此十天干之中的戊己土是最需要温度的,能够提供温度的就是五行火,而五行属于火的天干只有丙火和丁火,因此就可以得知己土的偏好了。己土和戊土在调候的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在不同的季节中对外界环境的需求还是略有差异的,根据《穷通宝鉴》的原文,我总结出己土在四季的偏好是:己土寒湿丙为尊,辰戌土厚甲可疏。二月用甲但忌合,三夏三秋宜癸丙。

当己土作为日主的时候,可以视为云雾、可以视为风烟,也可以视为尘埃,当然更多的时候是当作土壤、田园、泥沙来看待的。己土是非常灵活的,如果说戊土的精神是一切高大、厚重、稳固物体的象征,那么己土就属于包融水,火,金,木之物,是田园湿土的象征。己土作为日主的结构,通常都是谦卑的、恭敬的,可塑性极其强的,包容性更是无与伦比的强大,更是最适合统筹力量的一个标准二把手,但是作为领袖就显得优柔寡断,欠缺了那么一点领袖的决断力。

己土内心都是温柔的,同时又是疑惑重重的,如云雾又如风烟,情绪的变化很快。当与地支酉搭配成己酉日柱时,属于山川出云而云出岫,而己亥日柱见天干乙木,则属于云生天而被风吹散,一派狼藉散乱之象。己日同时透出癸水和甲木,又有交游广阔的象,一片湿润的土地之上,林木茂密葱郁之象。

《穷通宝鉴》论三冬己土:三冬己土,溼泥寒冻,非丙暖不生,取丙为尊,甲木参酌。戊土癸水不用,惟初冬壬旺,取戊制之。余皆用丙丁,但丁不能解冻除寒,不能大济。 或干透一丙,支藏一丙,加以甲透,科甲有准。即藏丙无制,亦主衣襟。 或多壬水,得戊透制之,此命安然,富中取贵。不见戊土,富屋贫人。

冬季首先是寒冷,其次是下雪则又湿又冷,在这种环境之下,就要用到前文说的那句“己土寒湿丙为尊”。己土本就湿寒,又赶上了冬天,那么丙火就是不二的选择,必须要有丙火来照暖去湿才可以,甲木需要酌情而定,甲木虽然能够生火,但是甲木还能合己土,除非己土极弱能够从势的时候。

戊土也是不应该轻易透出天干的,己土很容易屈从于戊土,因为己土喜欢看戊土的脸色,戊土是他的群体,有时也代表这个群体中的伙伴,戊土强于己土时,己土必然趋向于戊,甚至不惜自己的人格。但是因为是在冬天,冬天的五行水旺,壬水是很容易成势的,冬天只要壬水过旺,就必须要有戊土透出来制衡,目的是保证己土受益和安全。

如果是冬至之后的己土,天干透出甲乙木,这时就属于官星有气,如果生天干透出丙丁火,则属于印星有气,这都是己土比较喜好的环境。而如果是大寒节气之后的己土,二阳进气,则己土才能够育生万物。

《穷通宝鉴》又云凡三冬己土,见壬水出干,为水浸湖田,此人孤苦。若见火不孤,见土不贫。 或一派癸,不见比劫,此为从才,反主富贵,虽不科甲,恩诰有之。若见比争,平常人物,妻子主事。或一派戊己,取甲制之,甲透者,富贵。 或一派辛庚,须用丙火,还须丁火为助。丙藏、富贵奇特之命。

冬天三个月的寒湿之土,我认为最怕的就要数“水成势”了,俗话说“三冬湿土,难防泛滥之波”就是说的这,尤其是忌地支五行水会局,并且亥子丑三会水局对己土造成的伤害,还要高于申子辰三合形成的水局,正所谓“五行水多而土流”,这时的己土不是被动的“被流失”,就是称为“冻土”。而当己土可能成为冻土的时候,就需要用丙火透出天干来取暖,并且同时要有戊土来帮忙制衡水势。

标签:

相关内容

相关阅读

编辑推荐

热门文章